提升香蕉产量和品质的种植管理技巧


提升香蕉产量和品质的种植管理技巧

文章插图

香蕉属于芭蕉科芭蕉属植物, 香蕉味香、富含营养, 植株为大型草本, 原产于亚洲东南部, 台湾、海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均有栽培 。 因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, 能帮助肌肉松弛, 使人的身心变得愉悦, 而且有一定的减肥效果, 是人们非常喜欢的“快乐水果”, 下面一起去看看提升香蕉产量和品质的种植管理技巧吧!
【提升香蕉产量和品质的种植管理技巧】一、香蕉定植前准备
1、香蕉定值是后期生长非常关键的准备工作, 将前作的茎干残体清除, 然后深犁翻晒 。 平地种植香蕉应深耕30厘米以上, 晒白底土 。
2、采用高畦深沟双行种植, 平地畦面宽2~2.2米, 畦沟面宽0.8~1米、深0.8~1米, 畦长约100米 。 田间设有支路和总排水沟 。 畦面行间可酌情再挖1条小浅沟 。 丘陵山坡地要注意深翻土壤, 并挖深沟0.6~1米, 坡地沙壤土可暂不起畦, 轻黏壤土可起单行植浅畦 。 山地蕉园可采用沟植, 有利于水土保持 。
3、整地后每亩施石灰50~60千克, 全园撒施 。 在定植前15天挖穴, 丘陵山坡地宜挖大穴种植, 穴深50~60厘米、长和宽各60~80厘米, 并分层施入基肥和石灰 。
4、在香蕉定植前5天, 香蕉苗喷施40%乐果乳油600倍液, 同时喷施较稀的复合肥液 。 组培苗宜选择叶色浓绿、有8片叶龄以上, 大小较一致的无变异、无病害壮苗 。
二、香蕉定植
1、通常高把品种每亩种植106~115株, 株行距为2.5米X2.5米或2.3米X2.5米;中把品种每公顷种植121~135株, 株行距为2.2米X2.5米或2米X2.5米;矮把品种每公顷种植146~166株, 株行距为2米X2.3米或2米X2米 。
2、香蕉种植方式有以下几种 。
①矩形排列法, 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排列 。 其株行距分为2.4米X2.4米、2.4米X2.25米、2.4米X2.1米、2.25米X2.25米4种, 每亩定植株数分别为115、124、132和130株 。
②三角形排列法, 株与株间的距离相等, 蕉株平均分布于蕉园, 常用于双行种植 。
③等高线种植方式适合于丘陵山坡地 。 一般顺山坡地势按等高线定种植坑, 并将种植行修整成梯带状, 以减轻水土流失 。
④宽窄行高畦种植方式适合平地蕉园, 一般宽行距3~3.5米, 窄行距1.2~1.5米, 株距2~2.3米 。
3、香蕉定植要选阴凉天气, 晴天定植宜在下午4时后, 如遇高温干旱天气, 要采用带叶树枝覆盖, 以防太阳晒伤蕉苗, 定植后要注意淋水, 以利于蕉苗成活 。
4、香蕉定植时剥净育苗袋, 注意保护袋土, 将组培苗定植于土质疏松的细土中, 覆上细土, 用手轻轻压实 。 组培苗种植深度应比原袋面高3厘米, 压紧袋土, 随即淋透定根水 。 定植后在畦面用稻草、塑料薄膜、烟草茎秆等物进行覆盖 。
三、香蕉幼苗期管理
1、香蕉组培苗根系嫩细, 可能会存在穿透能力差的现象, 在定植后应多中耕松土, 防止土壤板结;由于组培苗种植浅, 随着叶片的抽生, 球茎逐渐露出地面, 所以要注意不断培土 。 中耕和培土可结合除草进行 。
2、香蕉幼苗期处于多雨季节, 种植户们要注意雨后排水, 偏黏的土壤可扒开植穴30~40厘米外的土壤, 让植穴凸起5~10厘米, 主要是为了防止植穴积水造成伤根烂根 。 干旱的时候则要及时淋水 。
3、香蕉苗期一般不施基肥, 以勤施薄施液肥为主, 可在组培苗定植后抽生的第一片新叶完全展开后开始, 每隔10天施1次 。 雨天可用尿素或复合肥每株5克;晴天可用0.1%~0.2%复合肥水或磷酸二氢钾液淋苗, 每株淋2升 。 也可用腐熟的粪尿水淋苗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