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视深渊,或被深渊注视

作者:黎荔
注视深渊,或被深渊注视
你能确知你从清醒到入睡的一刹那吗?是不是每一次 , 都是突然掉入睡眠的深渊 , 被抛出这个世界之外 。 生命的一部分 , 完全不受自己支配 。 是谁在布一幕幕悲喜沉浮的戏剧 , 让我们间接地生活 , 如在镜中 。 一次次破镜而出 , 从幻影幢幢中逃脱 。 然而 , 一缕神秘的微风 , 徐徐而来 , 吹过我们逐渐昏沌的面庞 , 说时迟那时快 , 我们又一次不战而降 , 堕入影像重叠的深渊 。
睡眠与梦是充满无穷意味的事情 。 弗洛伊德的《梦的解析》打开了我一生的窄门 , 深渊一样的吸引 , 使我惊悚于人性的幽暗与诡谲 , 神秘与辽阔 。 使我去关注每一个人命运的沉浮 , 以及在这种沉浮中人的哭泣、叹息、呻吟、叫喊 。 睡眠与梦守护的 , 常常是充满遗憾的人生 , 残缺创伤的人生 , 甚至是人性的深渊景象 。 然而——
“当你与怪物搏斗时 , 小心自己也变成怪物;当你注视着深渊时 , 深渊也在注视着你 。 ”
弗洛伊德在1920年《超越唯乐原则》一书里提出了“生本能”和“死本能”的概念 , 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。 死亡本能的学说是多数人特别难以接受或了解的 。 生命本能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 , 使两大本能互相缠斗的这个人 , 顶多只可能成为一个被虐待狂 , 一个享受自己身心痛楚的人罢了 。 或许也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 , 而成为侵略性的人、暴力性的人 。 弗洛伊德曾经指出 , 抑郁者表现出的强烈的自毁倾向 , 正是对客体以及自我的爱恨矛盾情感加以强化的结果 。 抑郁是看得见的绝望 , 无底的深渊 , 是自己摧毁自己 。 这是一个人的战争 , 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——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 。
【注视深渊,或被深渊注视】无需假以他人之手 , 我们有挥向自己的无情刀刃 。 自伤、自厌、自毁 , 某些人天生需要克服来自深渊的强大吸引 , 灵魂里就像藏了铁的重量和磁性 , 使他们/她们持续向下、向下 , 去往那个不可知的深渊 。 那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孤独旅程——在那幽深的黑暗之中 , 只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地前进 。 从许多艺术家那里 , 都可以发现 , 和光同尘的妥协与残酷的自我切割 , 如何杂揉兼容于一身 , 并最后输于后者的坚决 。 为什么他们/她们都那样勇敢地追求着消极的命运?为什么几乎要在一种持续的自毁中 , 他们/她们才能使自己狂欢化的人格得以清晰呈现?
我看到过很多心怀深渊的人 , 因生活中各种缺陷而以自毁这种方式探索自己的价值 , 而在外表上 , 也许他们看起来晃晃荡荡、毫不在乎 。 例如 , 李安和周星驰都是心有深渊的人 , 观众能看到李安的祥和从容 , 能看到周星驰的无厘头恶搞 , 但却永远无法搞懂他们的内心 , 就算面对镜头说一千次 , 有些话语他们永远也不会说出口 。 这大约是周星驰的“寂寞”来源 , 他夸张地一次次地表演自己的“寂寞” , 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掩饰寂寞 , 这招真是以毒攻毒 。 生活中 , 有自毁倾向的人是很多的 , 有的人沉迷烟酒 , 有的人天天熬夜 , 有的人陷入自残 , 有的人远走天涯 , 这种自毁也许是为了寻找某种活着的感觉 。 从物理学上 , 大到恒星 , 小到细胞 , 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 , 我们都活在死亡的阴影下 。 我们知道太阳有一天会消耗殆尽 , 也知道自己有一天将会死去 。 人类正是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 , 同时我们还进行着自毁的行为 。 外界的环境与我们的身心到底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行为?我不知道 , 在人类的行为中 , 有太多太多潜意识的谜题了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