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烈是历史中的谁,苏烈是哪个历史人物


历史上的苏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? 苏烈的原型是苏定方 , 跟李白没有关系 , 苏定方(592年-667年) , 李白(701年-762年) , 他们不在一个年代 , 没有交集 。
1、苏定方
苏定方(592年-667年) , 名烈 , 字定方 , 以字行于世 。 冀州武邑县(今河北武邑县)人 。 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。
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 , 曾随父征讨叛贼 , 安定乡里 。 隋朝大业末年 , 他投奔窦建德、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 , 屡建战功 。
直至唐太宗在位时 , 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 , 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 , 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 , 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 , 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 , 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。
显庆二年(657年) , 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 , 开始独当一面 , 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 , 多次被委以重任 。
苏定方征西突厥、平葱岭、夷百济、伐高句丽 , “前后灭三国 , 皆生擒其主” , 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 , 国境直抵波斯 , 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。
此后 , 苏定方历任左骁卫大将军、左武卫大将军 , 封邢国公 。 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 , 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。
乾封二年(667年) , 苏定方去世 , 年七十六 。 册赠左骁卫大将军、幽州都督 , 谥号“庄” 。
2、李白
李白(701年-762年) , 字太白 , 号青莲居士 , 又号“谪仙人” ,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, 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 , 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 ,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 ,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 。
据《新唐书》记载 , 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 , 与李唐诸王同宗 。 其人爽朗大方 , 爱饮酒作诗 , 喜交友 。
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 , 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 ,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, 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梁甫吟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 。
李白所作词赋 , 宋人已有传记(如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上) ,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 , “李白词”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。
【苏烈是历史中的谁,苏烈是哪个历史人物】扩展资料:
一、苏定方的成就
1、讨剧贼
苏定方骁勇彪悍 , 胆气超群 。 他年少时便随父苏邕讨伐州县盗贼 , 多次冲锋陷阵 , 连败张金称  、杨公卿等部叛军 , 使乡里得以保全 。 清代学者李塨称赞苏定方为“遭时团练乡村者之榜样也”  。  
2、击突厥
唐太宗贞观四年(630年) , 苏定方随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 。 他率二百骑兵直捣牙帐(将帅所居的营帐) , 迫使颉利可汗窜逃 。 李靖随后领大军赶到 , 大破东突厥 。
颉利可汗之后也被唐军俘获 , 东突厥至此灭亡 。 永徽六年(655年) , 苏定方随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(即程咬金)征讨西突厥 。
在次年的鹰娑川(今新疆开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)之战时 , 他率五百骑兵直捣西突厥军营 , 追斩一千五百多人 。
显庆二年(657年) , 苏定方再次出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 , 以一万余人同十万西突厥军展开战斗 , 斩突厥人马数万 , 杀其大酋都搭达干等二百人 。
随后踏雪兼程 , 掩袭金牙山(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) , 再败贺鲁 。 贺鲁率残部逃亡 , 被苏定方的副将萧嗣业俘获 。
息兵后 , 苏定方安抚西突厥诸部 , 开路设驿、慰问疾苦、恢复生产 , 使十姓部落安堵如故 。 西突厥灭亡后 , 中亚诸国也纷纷降附唐朝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