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养,如何培养幼儿的( 二 )


怎样培养自己的能力 第一个阶段 , 是打算阶段 。

这个阶段 , 你会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 , 以及改变行为的益处 , 和改变行为要付出的代价 。 但是 , 这时候 , 你往往会因为问题不够严重 , 或是好处不够明显 , 处在一个犹豫期 。

第二个阶段 , 是准备阶段 。

你多半会慎重做错改变的承诺 , 包括在朋友圈里立下flag , 或是向别人咨询如何做出改变 。 当然 , 买书、听讲座、见大牛 , 也不是不少人会在这个阶段做的事情 。

然而不同的是 , 有的人只会停留在准备阶段 , 有的人则会真正地采取行动 , make changes 。

第三个阶段 , 是行动阶段 。

到了这个阶段 , 你会开始采取行动 , 但却往往会因为没有计划性、没有设定具体的目标、实施目标 , 没有社会网络和环境的支持 , 最终告一段落 , 表现为啪啪打脸 。

第四个阶段 , 是维持阶段 。

到了这个阶段 , 往往已经是21天后了 , 你多半会或多或少地感觉到做一件事情的好处 , 然后愿意把这个习惯给坚持下去 。 但是 , 这也是一个危险期 , 来自外界的诱惑常常会让你功亏一篑 , 回到一开始的状态 。

如果你的目标是改变一个恶习 , 那么 , 你还会经历一个最后的终止阶段 。

来到了这个阶段后 , 你会真正地抛掉恶习 , 和过去的自己说「不」 。 虽然你也许会感受到沮丧、无聊、孤独、愤怒的情绪 , 但是理性会告诉你自己坚持下去 , 并不再复发 。

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人来说 , 每一个阶段性的跨越都会发生不同的心理变化 。
如何培养习惯 习惯一:有意识去克服影响自己的拖延症
一项调查显示:目前中国有80%的大学生和86%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 。 50%的人不到最后一刻 , 绝不开始工作 。 13%的人没有人催 , 不能完成工作 。

拖延症 , 对于我们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 , 甚至是健康 , 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。 而大部分人 , 都对自己的拖延感到后悔 。

也就是说 , 我们知道拖延的严重性 , 有时很后悔自己为什么会这么“懒惰” 。 然而可惜的是 , 我们后悔完之后 , 大多数时候就会继续得过且过 , 拖延下去 , 什么都没变 。

归根到底 , 还是我们已经习惯呆在低价值的地方了 , 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节奏 , 想要抽身离开却发现自己早就深陷泥潭之中 。

美国作家兰德尔·贾雷尔说过 , 如果你被置于某种地位的时间足够长久 , 你的行为 , 就会开始适应那种地位的要求 。

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解读 。

第一 , 如果你的时间一直停留在去做低价值地位的事情 , 长此以往 , 你对自己的要求和所做的事 , 都要以这种地位的形式去行动 。

第二 , 如果你的时间 , 是一直用在去追逐那些高价值地位的事情 , 只要适应了那种感觉 , 你的行动就会慢慢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。

想让自己从第一种情况 , 跨越到第二种情况 , 我们只能克服拖延 , 让自己跳出舒适区 , 进入到更高价值的地方去学习 。

如何解决拖延呢?这个真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, 如果有什么方法 , 只能提供一条公式了:

目标(具体和可实现)+合理行动时间+ 注意力(排除干扰因素)+ 奖罚机制 = 克服拖延

至于做得怎样 , 就看你自己 。

一个人时 , 做哪些事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?谨记这六个好习惯
习惯二:懂得好好去安排时间
时间 , 就是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最大资本 。

你的时间用在哪里最多 , 你在哪里所获得的“收获”也就最多 。

别人用你发呆的时间去拼搏 , 他们就获得了你没有的人生阅历;你用别人偷懒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, 你 也会比别人进步得更加彻底 。

推荐阅读